2017年9月1日上午,海軍新型綜合補給艦首艦呼倫湖艦入列命名授旗儀式在廣州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舉行。海軍司令員沈金龍出席儀式并致辭。
上午10時許,入列命名授旗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沈金龍向呼倫湖艦艦長和政委授予軍旗并頒發命名證書,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呼倫湖艦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序列。
呼倫湖艦舷號965,是我國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可為我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該艦突破了新型海上補給裝置研制、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補給方式多樣、補給能力強。該艦的入列為海軍艦艇走向深藍奠定了更加堅實的裝備基礎,標志著海軍遠洋保障能力躍上新臺階,對于完善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要意義。
航母戰斗群戰備值班,往往要在海上漂泊好幾個月,就需要大噸位、高航速的綜合補給艦,來滿足航母編隊大量的物資需求。有“超級奶媽”之稱的呼倫湖艦的交付入列,為我國海軍走向“深藍”奠定了更加堅實的裝備基礎,標志著海軍遠洋保障能力躍上新臺階,對于完善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要意義。
據央視網站報道,呼倫湖艦是中國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此前,中國共有8艘903型大型補給艦,分別是千島湖艦(886)、微山湖艦(887)、太湖艦(889)、巢湖艦(890)、東平湖艦(960)、高郵湖艦(966)、洪湖艦(963)以及駱馬湖艦(964)。903型綜合補給艦航速不到20節,而航母遼寧艦航速在29節左右,052D型驅逐艦航速在32節左右,也就是說,此前中國擁有的補給艦速度跟不上整個航母編隊的速度。而呼倫湖艦航速據稱可達25節,可以為中國海軍航母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補全了中國航母戰斗群中最后一塊短板。
軍事專家曹衛東表示,綜合補給艦主要是給作戰艦艇提供油料、淡水、彈藥,過去的補給艦噸位較小、搭載物資少、抗風浪能力差。作戰艦速度比較快,補給艦速度比較慢,容易拖后腿。而如今的新型綜合補給艦的動力加強后,可以比較快地跟隨在作戰艦艇后面,這樣就可以一個編隊一起航行,可以增加快速補給能力。
據公開資料判斷,呼倫湖艦使用的新型海上補給裝置,是一種海上航行橫向補給裝置,能夠在5級海況下實現貨物自動和隨動補給作業。該裝置特點是設備組成復雜,具有二級波浪補償功能,自動化程度高,輸出載荷大、響應快。
另外,呼倫湖艦據推測還采用了以恒張力技術為基礎的重型航行補給系統。這種技術采用恒張力絞車進行張力補償,可在90米的橫向距離下載重量超過5噸。西方國家海軍普遍認為,從橫向補給系統的技術演變來看,在橫向補給領域,絞車恒張力控制技術最為先進。
除了專門的補給裝置,呼倫湖艦還標志中國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躍上新臺階。因為中國過去裝備的補給艦都為2萬噸左右,世界主流補給艦也就是這一級別。只有美國建造了4萬噸以上的戰斗支援艦。這并不是簡單的艦艇放大。有媒體報道,呼倫湖艦可攜帶船用燃油2.5萬噸至3萬噸、淡水1000噸至1500噸,這就意味著在長達200多米的船體中,其內部的貨艙結構和裝載模式是非常復雜的,必須采用新技術和新方法,來設計4萬噸級補給艦的強度、動力學、結構應力、疲勞強度。
可以說,呼倫湖艦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補給艦設計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
上一篇:無
下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