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中山大學極地”號極地破冰多用途船在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所屬文沖修造完成修理,從廣州南沙出發,前往渤海冰區,開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統關鍵過程及其生態環境效應重大科學考察。
據悉,本航次由中山大學牽頭組織實施,國內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計劃作業時間44天,將覆蓋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國內首次在冬季對渤海冰區開展海冰-海洋-生態綜合調查。
“中山大學極地”號極地破冰多用途船,排水量5852噸、長78.95米、寬17.22米、吃水8.16米,設計破冰能力加拿大CAC4級,等效PC3級,2023年初由廣船國際文沖修造修理改造而成,是我國高校首艘極地破冰科考船,具備極地全海深科考能力。
該船此次返回文沖修造修理的主要工程為主機、輔機大修,駕駛臺改造等。項目組急船東之所急,組織技術、工藝、采購等專業人員上船勘驗,密切關注主機、發電機、泵浦、馬達等關鍵物資采購和修理方案,每天跟蹤主機、發電機備件的采購和修理進度,最終按期完成此次修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