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活力中國》專欄聚焦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對綠色船舶訂單量快速增長、數字化造船不斷升級的情況進行了報道。
綠色船舶訂單量快速增長、數字化造船不斷升級。今年一開年,記者探訪造船廠有了新的發(fā)現。
在位于廣州的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極地”號出塢下水后,開始進入系統(tǒng)設備調試階段。在碼頭我們看到,“極地”號出塢后,緊接著后面就有四艘分段建造的船舶正在排隊進入船塢合攏。為了跟上生產節(jié)奏,驗船師艾子濤和他的同事們正在加班加點完成船舶的測量、檢驗工作。
交通運輸部中國船級社南沙處驗船師 艾子濤:“船舶的訂單數量非常多,所以它的塢期非常緊,有些生產必須到晚上來完成。”
通過分析廣船國際目前在手的訂單,我們發(fā)現60%以上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LNG雙燃料、甲醇雙燃料動力的新型綠色船型,而這些訂單與廣船國際持續(xù)不斷推進的“綠色工廠”建設是密不可分的。
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經營部部長 李昊:“在新能源領域,在綠色環(huán)保方面,我們取得突破,也是吸引到全球各地的一些船東來我們這里下訂單。那么我們現在接的訂單量,交付的時間已經排到了2027年甚至2028年,所以我們現在整體的一個運營交付的節(jié)奏也是特別繁忙。”
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盡快完成訂單,船廠里涉及船體、涂裝等工種的25000多人都在和時間賽跑,工友們上下班的路上遇到問題隨時解決。
瑞典 STENA航運公司監(jiān)造組成員 覃春劍:“他可能負責焊接的,我負責油氣的。他負責輪機這一塊的,分享交流一下目的就是把活做好,把事情做好。”
船舶制造是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從零部件到最后的成品船只,涉及1000多道工序。為了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廣船國際利用在船舶研發(fā)設計過程中建立的強大數據庫,不斷推進數字化造船升級。在這個VR演示室里,研發(fā)團隊正在進行數字建模工作。
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客船研發(fā)設計所主管設計師 黃穗梅:“數字化建模是大趨勢。你看,我們是代表電器的,他們是代表內裝,我們各個專業(yè)都會在這同一平臺上面,把這個模型建到位了,那到了現場的時候,效率也提高了。”
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貨船研發(fā)設計所所長助理 涂韓榮:“數字化造船就是我用一天的時間,能多干三天活,這就是進步。下一部通過數字化,在這些堆放轉運、分段組裝、快速合攏,提升我們的效率。”
今年一季度,廣船國際計劃交付9艘船,交船數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目前,船廠里的各條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轉。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