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建成通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表示熱烈祝賀,并向參與規劃建設的全體同志致以誠摯問候。
6月30日下午3時,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通車后,從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
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其中,海底隧道全長6845米,包含沉管段5035米,由32個管節及1個最終接頭組成。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負責海底隧道18個管節及1個最終接頭的鋼殼建造。
由廣船國際屬下文沖修造升級改造的運架梁一體船“天一號”輪負責深中通道大橋的箱梁架設任務。該船最大起吊重量為3600噸,無須輔助船舶即可獨立完成取梁、運梁和架梁工作。
智能制造鑄就鋼鐵身軀
最終接頭的構造形式極其復雜、幾乎無經驗可借鑒,且結構和裝置的空間交叉、工序組織極為復雜,精度匹配要求高,制造極其困難。廣船國際施工人員爬入狹小空間內進行施工,克服高溫、焊接應力和形變等影響,成功將最終接頭內外輪廓尺寸、滑軌等精度控制在毫米級,保障了這個“抽屜內盒”順利從擴大端“外盒”中推出。
升級改造助力橋梁架設
深中通道中山大橋全長1170米,其中4座非通航孔橋均為連續鋼箱梁橋,中國船舶廣船國際屬下文沖修造負責升級改造的運架梁一體船“天一號”輪承擔箱梁架設任務。
“天一號”起重船改造工程分為兩期,施工工序復雜、施工時間緊張,文沖修造深入現場勘驗,組織專業骨干力量與船東多次進行技術需求對接,制定了詳細的起重機升級改造施工方案,最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改裝任務,助力橋梁架設。